【心理健康】無國界醫生推心理健康故事書 疫下助親子認識兒童焦慮【內附連結】

兒童健康

發布時間: 2022/03/02 15:30

分享:

分享:

小朋友打針年齡降至3歲,近日家長帶孩子女接種疫苗。(資料圖片)

疫情嚴峻,近日更出現兒童死亡個案,家長憂慮升級,情緒反饋及加倍的防疫準備,少不免也影響着孩子。有家長表示孩子在言談間既擔心與家人、朋友分離,也害怕感染病毒甚至死亡……

孩子的焦慮情緒不容忽視,無國界醫生推出的兒童心理健康故事書系列,或許正好為家長們解困。

無國界醫生(香港)總幹事童靜漪指出,過去兩年的疫情,除了成人面對說得出和說不出的焦慮和壓力,小朋友其實亦面對類似的不安。為協助家長與孩子應對焦慮狀況,早前推出一套3冊的兒童心理健康故事書《阿諾成長日記》,藉6歲男孩阿諾在不同成長階段面對的情況,解構孩子情緒轉變,令家長對兒童心理健康有更多認識,陪伴小朋友面對各種挑戰。

焦慮是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之一,小朋友在各個成長階段經歷擔憂和壓力時,亦有機會出現焦慮。故事書由臨床心理學家協助撰寫,分別探討3種常見的兒童焦慮。

當中《第一天上學》描述阿諾升讀小一時,擔心被同學負面看待或拒絕,而出現社交焦慮症狀;《我不想做哥哥!》講述阿諾面對妹妹即將出生,因身份轉變出現適應焦慮症狀;《我生病了!》則是阿諾看到有關疾病的新聞後,極度擔憂染病和死亡而出現健康焦慮症狀。

她續稱,家長作為密切的照顧者,能否讀懂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表現,分辨出現焦慮徵狀的背後原因,並給予適當輔導非常重要。因此每冊故事書均向父母闡述每種兒童焦慮的症狀和應對技巧;更可透過遊戲和活動,引導親子一起梳理焦慮情緒;電子版故事書現時可在網頁免費下戴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孩子最擔心甚麼

據無國界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劉祉君表示,焦慮狀況在人生各階段均有機會出現,照顧者的適當輔導,將有助孩子從小建立韌性去面對這些情緒。

心理健康問題相對身體不適,較不易被察覺,處理時的挑戰可能更大,但心理健康同樣是健康的一部分,愈早協助小朋友面對焦慮問題,康復機會愈大。

她續稱,小朋友與成人一樣會經歷各種擔憂和壓力,自新冠疫情爆發後,兒童在生活和社交「新常態」下面對更多挑戰,更容易出現不同情緒和行為表現,但他們卻未必懂得用語言表達,而是把情緒表現在行為上,家長應最能辨認孩子的情緒問題,了解他們的焦慮是以甚麼形式表達?是不斷問問題,要求抱抱?還是大哭大鬧發脾氣?焦慮可能影響他們的日常玩耍、社交和學習。因此,疫情期間家長不妨給子女多一點時間調整心理,而不是一味只關注學業成績。

無國界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劉祉君指,照顧者適當的輔導,有助孩子從小建立韌性去面對負面情緒。(受訪者提供)

轉換角度看問題

有時孩子所憂慮的未必會成為現實。家長宜仔細傾聽,理解孩子究竟最擔心焦慮的是甚麼?所擔心的是否真的有可能發生?發生了又會怎樣?不妨嘗試轉換角度看問題,幫助他們看到不會引起焦慮的結果。

  • 家長亦可鼓勵小朋友透過藝術創作,如繪畫、手工、拍攝影片等,表達對新冠病毒的恐懼,並告訴他們焦慮情緒是很正常的,只要認清焦慮來源便可,家長要了解孩子處於怎樣的焦慮狀態,才能提供幫助。
  • 即使父母同樣對疫情感到焦慮,仍可以為孩子樹立冷靜沉着應對的榜樣,這可讓孩子理解及安心,明白即使問題嚴重,但仍然沒有失控。
  • 家長也要認真聆聽,並營造對話空間。讓孩子知道有任何疑問,也可以隨時找爸媽談話。專注的傾聽,能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想法和感受是可被理解的;當孩子不願把感受說出來,家長也不用強迫,可建議他把焦慮的情緒寫下來。
  • 面對媒體每日的報道,家長也要留意孩子接觸到的新聞和社交媒體的內容,是否令他們不安。家長不妨由簡單的個人生入手,告訴他們先照顧好自己便可以了,也可以告訴孩子爸媽對他們有信心,當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困難,焦慮將大大減輕。

網課隔離的日子,也打斷學童相處玩耍,培養社交技巧及同理心的機會。(資料圖片)

實際上,在面對困難時期,每個人都面對壓力,親子大可一同參與一些滋養身心活動、分散注意力等加以調節。童靜漪補充,無國界醫生一直為弱勢社群和本地組織提供壓力和焦慮管理工作坊,並為外籍家庭傭工提供心理社交訓練。因應疫情帶來的不穩定性,亦設立「你點呀?」心理健康網站,為大眾提供應對壓力和焦慮的小錦囊和資訊。「我們的心理健康項目將繼續透過不同渠道,提高公眾對心理健康的意識。」

記者︰李越樺